13年(始建国五年)准备迁都洛阳。
大司马孔永辞职,逯并继任。
王太后死。
西域各国关系恶比,焉耆首先反叛。
王莽五十八岁。
14年(于凤元年)更改地方官制和政区建制,分全国为九州(设正副州牧)、二十五部(设正副部监)、一百二十五郡(设卒正、连帅、大尹);分三辅地区为六尉(设大夫);改河南郡为保忠信乡(设卿);分河东、河内、弘农、颍川、南阳等郡为六队(设大夫)。
大司马逯并免职,苗沂继任。
盖州郡部族反叛。
派遣冯茂进击。
王莽五十九岁。
15年(天凤二年)邯郸城以北地区降大雨,发生洪水,淹死几千人。
大司马苗诉降职,陈茂继任。
农民反抗斗争不断发生,代郡、五原郡最厉害。
王莽六十岁。
16年(天凤三年)宣布官吏俸禄制度。
大司马陈茂免职,严尤继任。
西域各国关系断绝。
王莽六十一岁。
17年(天风四年)再次举行封建诸侯的典礼。
重申六管制度,开征奴婢税。
绿林军(下江兵)在江夏都起义。
临淮郡瓜田仪等、琅邪郡吕母先后起事。
王莽六十二岁。
18年(天凤五年)开展大规模惩治贪污的斗争。
费兴提出缓和农民反抗斗争的策略。
著名学者杨雄死。
赤眉军在琅邪郡起义。
王莽六十三岁。
19年(天凤六年)两次征收财产税。
制定三万六千年历法大纲。
大司马严尤撤职,董忠继任。
王莽六十四岁。
20(地皇元年)宣布紧急镇压令。
制定扩军汁划。
再改币制,废止大、小钱,铸造货布,货钱。
修建九庙。
绿林军西进活动,从此被称为下江兵。
王莽六十五岁。
21年(地皇二年)提高州牧的权位。
田况提出镇压农民起义的策略。
发生霜灾、蝗灾,关东地区大饥荒。
南邵秦丰、平原郡妇女迟昭平先后起事。
准备再次出击匈奴。
王莽的妻子死。
王莽六十六岁。
22年(地皇三年)走东地区饥荒严重,发生了人吃人的现象,饥民几十万人流入关中。
成昌会战,赤眉军大胜。
新市兵、平林兵在南阳郡起义。
索卢恢等起兵反对王莽,随即失败。
刘縯、刘秀在春陵起兵反对王莽。
王莽六十七岁。
23年(地皇四年)平林兵、新市兵、下江兵共同拥立刘玄(圣公)为汉朝皇帝,年号更始。
昆阳会战,汉军大胜。
王涉、董忠、刘歆准备发动政变,未遂而死。
王莽被杀,新朝灭亡。
王莽六十八岁。
(二)主要参考文献
1.司马迁,班固等撰《前四史》天津:天津市古籍书店,1991年
2.曹相成译注:历史人物传记译注:《王莽》北京:中华书局.1986年
3.李鼎芳著:《王莽》上海:上海人民出版社,1957年
4.孟祥才著:《王莽传》天津:天津人民出版社
5.尚都著:《王莽篡汉》石家庄:河北人民出版社,1984年
6.马云泰著:《王莽与刘秀》郑州:中原农民出版社,1987年
7.任强著:《王莽变法》上海:上海人民出版社,1956年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